对我来说,这一年但关键词是「变」:身份从打工人转变成学生,地理位置从德州转到新泽西,工作/学习内容从分析慢慢转成方法,做事风格从急匆匆转变为更加仔细…还有前所未有的、「变化比计划快」的时刻,比如年初计划回国但由于隔离和机票价格而不得不放弃,三月时满心以为自己能去weill cornell但被拒绝,五月计划去南美更新签证但突然被取消预约,六月计划WFH但由于签证原因不得不提前两个月离职…
上半年基本忙于申请和面试。疫情原因所有面试都变成了在线,让人感觉挺不真实——很难知道屏幕里坐着的到底是真人还是机器人,更有甚者一边面试我一边吃cereal,观感相当不好。但咱也不好说啥,毕竟对方是能决定我去留的人。工作上,由于精力有限,再加上对于手头的项目看不到未来,所以有些消极怠工。幸而年中就离职了,否则要继续原地兜圈子,挺折磨人的。然而还是很感谢老板给了我这份工作,否则申请学校应该会更加困难。
离职后,由于签证的原因去伦敦待了一个半月。这是近五年来少有的清闲的时光——在刘大爷的院子里摘樱桃,做樱桃酱,晒太阳看书,烧饭煲汤,慢慢游玩伦敦的景点…此处得重点感激我刘大爷,提供了食宿出行游玩各方面的无私帮助,以及安抚我等签证的焦躁心情。总之,在伦敦的每一刻我都很享受,除了要等签证check结束。
后来回到美国收到了海关的小黑屋礼遇,被盘问了快一个小时,内容不便赘述;所幸是被放入境了。
九月,开始了学生生活。课程基本上是把基础医学各科内容都过了一遍,感叹这辈子不知道要被三理一化给支配多少次。实验室轮转方面,第一个实验室是做算法的,第二个做分析。做算法的很吸引人,比起做分析更让我感觉到科研的「单纯」;我很想继续做出点东西,因此也开始自学统计课程和CS。在第二个实验室,实验和分析流程我都很熟悉,很快就上手了,也有一些产出,所以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滑水,或者说有更多时间学那些前面说到的东西。第二段轮转也更坚定了我以后不走干+湿实验这条路的决心。
去年读了一些本书,和前年一样也记录在了notion里。今年希望能再接再厉。
说到notion,去年一整年我都在和效率软件/方法进行斗争。前前后后试用了七八款宣称能提高效率/生产力的工具,但都不合意,至少对我来说没啥大改善。这些软件/工具设计得都挺fancy,但大多功能繁杂没有重点,以至于我后来还是回归了用纸笔记录——用了多年的方法还是最顺手的。
另一个让我感到抓狂的是在互联网上接受的信息信噪比太低了。以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设置了rss订阅,最近几个月我越来越觉得很多订阅源没什么营养;还有放在instapaper里的文章,好长时间都想不起来要读。于是我开始怀疑这些内容/输出到底值不值得我去阅读,或者说不阅读它们会对我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。我的直觉是很多时候我都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感到太过焦虑/在意了,尽管它们和我毫不相干。不过这一点还是需要再进行确认的,进而寻找对于我来说「重要的内容」。
感觉上面说的这些都和「掌控感」有关——掌控对于时间的安排和信息的接收;以及在学业上,从「分析」到「方法」的转变,是希望从用工具的人转变成开发工具的人,进而掌控背后的算法和逻辑。
健康方面,补了5科牙,做了一颗根管,继续吃舍曲林。我的牙医对于我有这么多蛀牙百思不得其解,我也不知道为啥,毕竟牙线漱口水电动牙刷都用上了。哎,都是命。
生活方面,厨艺有进步,敢于尝试很多需要爆炒的菜,这也是得益于我们现在租住的所谓luxury apt。想起曾经在LA租住车库,在Houston租的studio还是六边形的,在看现在的公寓又有明火又有抽油烟机,用句老套的话说幸福感那叫一个油然而生,此处要感谢我男朋友付了六成的房租,以及对我每道鬼畜的创新菜都能报以热烈的彩虹屁。
回望21年,我俩依然是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,而且在未来的几年内这个情况还会持续。但日子总要向前过,重要的是珍惜眼前人,过好每一天吧。22年没啥大愿望,只希望家人朋友都能健康平安,以及疫情能快点结束就好了,很想去柳州吃正宗螺蛳粉。